週末本想安排帶著妞兒們去戶外騎騎腳踏車,運動消耗妞兒們的體力,但人算不如天算,週末冷翻了,低溫且風又超大,只好快速的轉移陣地找個室內的場所玩一下,就直接開車來榜哥的外婆家,北埔老街體驗客家擂茶囉!
隨著小妞兒們一天天長大,為人父母的我們在周末就要開始好好安排一下行程,總不能每個周末都帶著小妞兒們往我家的後花園「小人國」走去吧!她們去不膩,我也去膩了!
墨硯山,位於苗栗頭屋與公館的交界處,海拔約157公尺,又名托盤山、托皿山、柴山。
來台南很多次,真的很喜歡安平這個地方。美食、名勝古蹟應有盡有,吃喝玩樂一整天絕對不是問題!雖然說來了很多次,但每每都只在老街附近打轉,最多只走到安平樹屋,夕遊出張所還真的是我們頭一回走訪!
近幾年,許多縣市都規劃將老舊宿舍、老宅等打造成新的文創景點給遊客們參觀拍照,台南的藍晒圖文創園區也是其一,這一天就趁著入住台南晶英酒店的空檔來這走訪一趟。
提到苗栗,絕大部分的人只會想到南庄桂花巷、大湖草莓、三義勝興車站、木雕館等,而這些都是靠山的景點,今天Ann要來跟大家介紹靠海的”後龍”景點來走跳!
在中壢區龍岡的馬祖新村,近年來也算是IG打卡的熱點。Ann和榜哥在附近工作N年卻從未踏進來過,真的頗丟自己的臉!今天就來簡單介紹這個眷村文創園區。
大溪是桃園最早發展的地方,透過大漢溪小帆船行駛至淡水河口,與大陸貿易興盛,造就了許多商號。日治大正時代流行巴洛克建築風格,在老街上各商號融合巴洛克式繁飾主義和閩南傳統裝飾圖案,形成一種大溪專有的特色。
建於1926年,舊名「角板山工場」,隱身在靜謐小巷弄裡,是座台、日、英式風格結合的建築。在1956年一場大火,茶廠幾乎付諸一炬,所幸當年老蔣總統在前往角板山行館時,途中路經卻不見原本熟悉的茶廠,了解原因後,下令全力協助重建,才於1959年順利重建落成。
2018年桃園地景藝術節於9月14~30日 在楊梅/富岡、中壢/老街溪、青塘園地區舉辦為期17天,這次就讓Ann來介紹一下楊梅富岡區的老城美景。 富岡原名「伯公岡」,位於楊梅區西北邊,北與新屋區,南與新竹縣湖口鄉為鄰,山坡田野間多伯公小廟錯落,因而稱此地為「伯公岡」。 2018地景藝術節結合富岡鐵道藝術園區,讓藝術品進駐在地,以富岡火車站為中心,延伸周邊老街區,形塑入口意象、改造富岡運動公園、民生...